#127. T3-徐老师的时光加法
T3-徐老师的时光加法
深夜的计算机房里,徐老师正在核查看同学们白天打的模拟赛成绩。屏幕上跳动着一行时间戳:
石老师忽然发来一串指令:“再过 x 秒,请把对应的日期时间记在表格里。”
看似只是“时光加法”,却要兼顾闰年与不同月份的天数。请你帮徐老师完成这次记录:给出一个起始时刻与一个秒数 x,计算再过 x 秒后的日期与时间。
闰年规则(公历) 若年份能被 4 整除且不能被 100 整除,或 能被 400 整除,则该年为闰年。 闰年 2 月有 29 天,平年 2 月有 28 天。
输入格式
- 第一行:6 个整数
year month day hour min s(空格分隔),表示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分、秒。 - 第二行:1 个整数
x,表示要向后推进的秒数。
说明:保证给定的起始日期时间是一个合法的公历时刻。
输出格式
- 一行输出 6 个整数
year month day hour min s(空格分隔),表示再过 x 秒后的年、月、日、时、分、秒。
输入输出样例
2024 10 11 10 25 36
86400
2024 10 12 10 25 36
2020 2 28 23 59 00
86480
2020 3 1 0 0 20
84573553 3 21 10 12 12
100000009587951694
3253447707 9 24 11 53 46
数据范围与提示
- 保证:
1 ≤ year ≤ 10^7,1 ≤ month ≤ 12,1 ≤ day ≤ 31,0 ≤ hour ≤ 23,0 ≤ min ≤ 59,0 ≤ s ≤ 59。 x的范围分布:
| 测试点 | 数据范围 |
|---|---|
| 1 ~ 3 | 1 ≤ x ≤ 10^7 |
| 4 ~ 7 | 1 ≤ x ≤ 10^11 |
| 8 ~ 10 | 1 ≤ x ≤ 10^18 |